父母的3E關鍵任務
不論東方或西方,一直有兩派教養理論在爭辯。一派認為小孩要有嚴格的鍛鍊,另一派主張要快樂學習。但根據科學的研究,其實都只各對了一半。OECD根據學習科學的研究指出,缺乏動機的過度學習,是無效果學習。學得多,並不一定學得更好。錯誤的嚴格鍛鍊,只會增加孩子的焦慮。壓力過大,甚至會傷害孩子的大腦。
而一味的強調快樂學習,也有其缺陷。許多研究「學習動機」的專家都指出,學習不見得總會帶來樂趣,而且學習常常需要成就動機和意志力才能成功,兩者都得訓練。平時沒有學到如何忍受暫時的挫折、克服障礙、承受不愉快,可能會導致日後學習時遇到困難,無法克服。
「在『快樂學習』與『提升競爭力』之間,需要一個平衡點,」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唐淑華在她的研究中指出,「快樂學習」的主張,是希望能夠「充實」(enrich)孩子們的多元學習經驗,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內在動機,並享受到學習樂趣。「提升競爭力」的主張,則希望提升學生的競爭力,其方向在「加強」(enable)學生的學習表現。
唐淑華教授認為,無論enrich或enable都有值得鼓勵的地方,因為在一個充滿樂趣的環境中學習,學習品質自然會提升。而在全球競爭的世界裡,也唯有具備扎實基礎能力,才能與人競爭。但還有一個重要的方向,就是提升個體的心理適應能力,也就是「增能」(empower)。使孩子由內產生一股能量與動力,讓他們不但樂於學習,產生足夠的競爭力,也讓他們未來在面對各項失敗或挫折時,有足夠的心理強度來面對。
enrich、enable、empower你的孩子,成為父母在引領孩子學習時的三大關鍵任務。
關鍵任務1 「充實」(enrich)孩子的學習經驗:
在這個知識來源多元化的時代,學習已經不只發生在學校教室裡。學習運用校外、社區、網路上的學習資源已益發重要。父母需要重新思考孩子學習時間的分配與優先順序。
台中明道中學資深老師管珮霞體認到,現在學校的教學模式要逐漸改變。需要提供學生多元面向的學習,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,「體驗、服務、跨領域學習、國際教育旅行……,都會變成重要的學習課程。」
擅長活用網路資源的新竹光華國中老師簡志祥就特別提醒父母,要讓孩子擴展他的生活領域,不要用補習把孩子的生活填滿。「補習都只是補安心,如果能夠把補習的時間用來反芻上課學的東西,他會學得更好,」簡志祥說。
唐淑華教授則指出,自我探索的時間會愈來愈重要。要讓孩子花時間去思考:我適合發展什麼?這個環境需要我展現哪些能力?要去哪裡學這些東西?
另外,父母也應該重新認識好老師的特質。環顧國際趨勢,好老師的條件,已逐漸走向能夠引導學生、思考、探索、團隊合作、激起學習熱情的方向。有這些特質的老師,才有更大的可能帶領這代的學生,面對未來的挑戰。只專注在學生考試成績的老師,反而會局限了孩子的發展。
花蓮宜昌國中老師徐美雲就建議父母,應該好好去了解孩子老師的價值觀與視野、格局。「如果老師的信念很正向,被他帶出來的孩子應該都是很積極正向的。如果老師視野夠廣,就會讓學生去觀察、帶他去想、去追求,孩子才會積極主動,」徐美雲說。
關鍵任務2 「加強」(enable)孩子的學習方法:
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,即使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與學習意願,仍難以達到預期的結果。專家指出,每一個科目或領域,往往都有不同的學習方法與策略。除了藉助老師引導孩子學習有效的方法,父母可以做的是,鼓勵孩子問問題,確認孩子弄懂他所學習的內容。鼓勵孩子尋求協助,不論是請教老師、父母或同學。讓孩子透過自己出題目考自己的方式,來學習抓重點。當孩子出現重複的錯誤,幫助他找出原因,與正確的解題方法。
另外,了解孩子的學習特質也很重要。《學習動機》一書便指出,父母可以「多和老師討論你的孩子,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比較能夠記住老師所教的內容?聽一個故事?數學作業理畫張圖?……學習策略要符合孩子的學習模式,才能更快消化、學會。」《親子天下》2011年3月號 許芳菊